
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
▶︎ 延伸閱讀(此篇為精華文,詳細請點擊下面文章)
一、快速脫離低潮,讓生命重上軌道
二、我可不可以不要喜歡自己
三、一個很難為自己而活的世代
四、我們不是不愛自己,而是太愛自己了
五、重複同件事情,期待不同結果產生的人絕對是瘋子
低潮時,想要振作卻又無能為力
每個人身上都帶著過去的故事活著,原生家庭或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帶來的影響無可厚非,阿德勒則希望我們去思考:「這些影響都是存在的,但不是必然的」,不是每個被家暴的小孩都有社交障礙、不是每個跳舞的孩子都不會變壞、也不是每個天下的男人都會犯同樣的錯(我一直覺得這句話真是狗屁)。
若是我們開始陷入了「決定論」的思維當中,認為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,無法改變任何事情的狀況下,當然感到無能為力,並開始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毫無希望。
為什麼我腦子裡總是充滿無限的自卑?
人類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界上的,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,便有了普遍的需求和欲望,其實也就是「向上心」的展現。而不健康的自卑感,是因為與他人比較後,得到在人際關係下所產生的一種「主觀的自卑感」。我們不是真的不好,而是經過比較以後,覺得自己不好。

當我們開始失去自我,也會拉著別人一起做
最可怕的是,自甘墮落就算了,還會拉著別人一起跳。當我們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,我們也會開始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期望,拿著「回報」觀念束縛別人,期待別人也有所回報,而當期待落空時,就為他貼上一個負心漢的標籤,「我給了你這麼多,你也應該回報我啊。」然後開始咒罵世界,囔囔人性的黑暗。對別人好,不是期待別人也對你好;同理,別人對你好,也不是一定要回報。
所謂的自由,就是做好自己的題目。
放下對自我的執著,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
被朋友、情人甚至是家人傷害過後,我們就開始啟動層層壁壘覆蓋,為的是不要再讓自己受到一次傷害,當一個有層層武裝的人接近你,你又要怎麼靠近他呢?
你如果喜歡他,就對他好,他要不要接受是他的事情,是他的課題,如果你感到疲倦,想要停止不想這份友好關係的話,拿剪刀一刀剪斷也無妨,因為這也是自己的課題之一。
不是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,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。
重複同件事情,期待不同結果產生的人絕對是瘋子。
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,也是我想獻給想要改變的大家的一句話,不僅鼓勵著你們,也鼓勵著我,若不滿足於現狀,想要有更不一樣的未來,就必須做出改變,改變自己的想法,選擇不同的生活型態,這一切都需要勇氣,我們一起努力,永遠永遠都活在當下,開始自己的幸福人生。學習平凡、學習不凡,送給讀在最後勇士們一首歌。
▶︎ 延伸閱讀(此篇為精華文,詳細請點擊下面文章)
一、快速脫離低潮,讓生命重上軌道
二、我可不可以不要喜歡自己
三、一個很難為自己而活的世代
四、我們不是不愛自己,而是太愛自己了
五、重複同件事情,期待不同結果產生的人絕對是瘋子

我是住在台北的藍先生,喜歡貓咪,喜歡看書,喜歡記下句子。我是一個分享家,分享生活的經驗、看完書的感受,很幸運可以跟你一起分享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分享,是對我繼續創作的鼓勵呦,希望我的文字能讓你感受到「叮」的感動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