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被討厭的勇氣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
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
你真的討厭自己嗎?你可能會說:「因為我很不會講話,所以我都沒朋友。」
阿德勒則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見解。我們之所以討厭自己,是因為過分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,所以為了避免被傷害,於是乾脆變成一個不跟別人建立關係的人就行了,方法就是:「找到自己的缺點,討厭自己。」
沒錯,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,難免會受到傷害,但這些路程充滿意義,而這些傷痕紀錄著我們的故事的同時,也為未來寫下一篇優美的序。
為什麼我腦子裡總是充滿無限的自卑?
人類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界上的,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,便有了普遍的需求和欲望,也就是「向上心」的展現。而不健康的自卑感,是因為與他人比較後,得到在人際關係下所產生的一種「主觀的自卑感」。我們不是真的不好,而是經過比較以後,覺得自己不好。
不要陷入與別人比較的世界,一旦人意識到競爭或勝負,必定會產生自卑感,當自己又一直處於競爭關係中,世上一切都會被視為敵人,最可怕的就在於,就算你不是輸家,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,但只要你置身於競爭之中,內心就無法獲得片刻安寧。
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,必須逃離競爭的世界,與跟「理想中的自己」比較,便能讓自己有源源不絕的動力,奮發向上。
停止認定別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挫敗,讓自卑感成為向上努力的發電機。

充滿惡意的自卑情結
健全的自卑感,本是讓向上努力的發電機,但當自己沒有勇氣,以努力打拼這種健康狀態,去補足自卑感帶來的匱乏感時,就會開始把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安慰自己,形成自卑情結,就像是:
因為我學歷低,所以我無法成功。因為我長相醜陋,沒有女人愛我。因為我是女人,所以我升不了官。
只要我學歷好,我就能成功。只要我長相帥氣,就會有女人愛我。只要我是男人,我就會我升官。
怎麼處理這些人際關係的煩惱呢?
阿德勒的心理學是一種使用的心理學,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,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上。
切記,人生不是一場競賽,應該將每個人視為自己的夥伴,即使有惡意的情緒來臨,也不要聞之起舞,應該靜下心來去思考他發怒的情緒目的是什麼,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窄者,嘗試不要再讓自己「因為別人怎麼樣,所以我怎麼樣」,在下一章節,會討論如何切割別人的課題,讓我們真正脫離在鬥爭比較的世界,在自己的軌道上專心奔馳,能把自卑感當作能量衝刺,不受干擾,暢心享受人生。
重複同件事情,期待不同結果產生的人絕對是瘋子。
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,也是我想獻給想要改變的大家的一句話,不僅鼓勵著你們,也鼓勵著我,若不滿足於現狀,想要有更不一樣的未來,就必須做出改變,改變自己的想法,選擇不同的生活型態,這一切都需要勇氣,我們一起努力,加油!
▶︎ 延伸閱讀 – 被討厭的勇氣
一、快速脫離低潮,讓生命重上軌道
二、我可不可以不要喜歡自己
三、一個很難為自己而活的世代
四、我們不是不愛自己,而是太愛自己了
五、重複同件事情,期待不同結果產生的人絕對是瘋子

我是住在台北的藍先生,喜歡貓咪,喜歡看書,喜歡記下句子。我是一個分享家,分享生活的經驗、看完書的感受,很幸運可以跟你一起分享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分享,是對我繼續創作的鼓勵呦,希望我的文字能讓你感受到「叮」的感動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