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法則一、適度的答腔,表示感同深受
對於最注重禮數的日本人來說,想要對上表達自身的意見是很難的,故由日本人寫出的暗示心理學,更有它的參考價值存在。暗示便是在無形之中潛入對方的無意識打動人心,讓其卸下心防感到安心。在對話的過程中給予回覆,通常要是對話題不太熟悉的話,可以直接複製對方上一句話的最後幾個字,或是表達感同身受,都有助於雙方的對話繼續發生。
法則二、模仿頻率,點頭及呼吸
模仿對方說話的頻率及動作,適度地點頭給予回應,會讓人產生一種「我說的你都同意」的感受,讓人滔滔不絕,並且觀察對方的肩膀,吸氣時肩膀提高,吐氣時肩膀降低,同步你們之間的呼吸,讓對方有一種我們都是同一國的親切感。
為什麼不要用手機或LINE講重要的訊息?
從文字訊息上,我們只能從7%中去猜出對方真正的意思,要是熟人,我們會大概在腦中描繪出他大概的語調,以及透過資料庫,抓取以往對方說這句話的時候,大概想表達的意思;更別說是初次見面的人、或是不熟識的同事了,也難怪會有誤會產生吧?
法則三、你的積極說話態度很重要
You are what you say,從一個人的談吐中,就大概知道這個人有多少內涵,養成正面談話的習慣,別人自然就會得到你是個樂觀者的暗示。人都是向光性的動物,沒有人喜歡和一個人成天散發負面能量的人相處,每句話都充滿負面暗示,人是輕易會受到影響的動物,自然察覺到負能量就會躲開。
這不是叫我們盲目的正面思考,或是當什麼暖男散發光芒的,是事情就已經那麼多了,沒人要聽你狗屁抱怨一堆,你講了那麼多,對事情也沒有幫助,不如不說閉嘴乖乖做事,消極的情緒讓人疲憊,別成為那種讓大家心累的人。
法則四、自信心爆棚的鏡面暗示法
法則五、用完成式唸出夢想
人類的潛意識是傻瓜,不理性,沒有判斷能力,沒有常識,也沒有幽默感,會斷章取義將每句話都當真。也無法分辨真實的經驗和逼真的想像之間的差別,也就代表「想像力」是很重要的練習。
Bonus ! 不要只給對方好的!
當與上司或朋友提供建議獲提案的時候,不要只說單方意見,不好聽的話也稍微提一下,若天秤完全傾向某一方,不免讓人起疑覺得——「真的是這樣嗎?」被強迫接受意見是讓人很厭煩的事情。
要說服別人之前,不免俗加入一些相左的意見,會給人一種全觀的感受,可以提高說服的機率。
潛意識的入門版!你搞懂了嗎?

我是住在台北的藍先生,喜歡貓咪,喜歡看書,喜歡記下句子。我是一個分享家,分享生活的經驗、看完書的感受,很幸運可以跟你一起分享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分享,是對我繼續創作的鼓勵呦,希望我的文字能讓你感受到「叮」的感動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