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《德米安:徬徨少年時》長大才聽懂的德式哲學

關於孤獨、關於寂寞,關於善良、關於邪惡,《德米安: 徬徨少年時》小說講述著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,在看這本書的當下,會不自覺想起《人間失格》的葉藏,同樣有著細膩的心靈以及富裕的家庭背景,卻有著絲毫不同的結局,我想是因為辛克萊有德米安,而葉藏只有自己。

即時在2020年的現在,我已25歲,我仍然受到德米安的感召。在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讀後感想之中,我認為其中每個角色的名言,能細微地召喚出我們心中的孩子,輕撫複數的它說道:「一點也不寂寞,因為我們都一樣,都有徬徨少年時。」

兩個世界—善與惡、光明與黑暗

幼年的辛克萊生於光明富裕的世界,生活在悲慘時代的光明一角讓他覺得格格不入,與眾不同的他,反對粗俗卑劣的黑暗生活感到好奇,一腳闖入那些骯髒庸俗的街道。和父母撒謊變成稀鬆平常的起手式,辛克萊即使起初與克羅默交涉不順利,他為了在黑暗世界中急速成長,於是獻上內心的黎明,讓空虛的軀體滲入黑暗,也許就是這樣的自毀讓辛克萊著迷,為黑暗效力。
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赫曼赫塞

「這就是我,生於整潔、光彩、柔美的花園,曾熱愛巴哈;這也是我,一個傲慢、令人憎惡、乳臭未乾的廢物、小人、醉鬼。」—— 辛克萊

我們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我們都有一部分擁有正義以及黑暗,我們是一種比例調配出來的混合體,沒有絕對的正義,也沒有絕對的邪惡。沒有人能將黑暗從光明之中去除,我們必然不能只要求自己良善卻扼除內心中的惡意,有時候背負著太多世俗的期望用盡力氣保持陽光普照,只要有天真的不小心關上了燈,全世界就會指著你,說你變了。調和兩個世界的平衡,學習兩個世界真實存在,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兩個世界。

如果沒有德米安,黑暗會怎麼樣吞噬光明

德米安在整本書中被意為領路人,在成長的路途中輔佐著辛克萊前進,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德米安的陪伴,我們如何了解為何禁忌是禁忌?而有些禁果咬了一口,毒素會隨著時間漸漸致命,我們似乎永遠成為了某些事情的魁儡。
2018年的同志教育公投失策便是令人憂心。台灣受到儒家教育的薰陶,人人對「性」避而不談,而後2019年的世新大學宿舍霸凌事件、或是當發生性騷擾或性侵犯案件時,總是一昧的檢討被害人的事情層出不窮,黑暗正在向光明宣戰,而光明亂成一團。
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赫曼赫塞

如果沒有人教,在青少年時期的我們只能透過有的沒的管道查詢,如果我們身邊沒有德米安的出現,而是克羅默潛伏在後,我們會犯下一個比一個可怕的錯誤。真實存在的慾望並不是惡的象徵,若摒棄了它,必然會感受到殘缺與不完整,我們必須了解魔鬼,才能繼續信仰上帝。

有印記的人,該隱的意志

孩童時期最可悲的就是,大人把你的情感當作是缺乏經歷的無理取鬧。明明腦袋中的墨水跟年紀並非正比,但人卻還是潛意識地認為年紀小的人比較愚蠢,自小就比較成熟,思緒比較細膩的人,擁有「該隱的印記」的人,注定與眾不同,孤獨的童年便是宿命。
我想在閱讀文章的同時,你一定也是印記之者,你必須思考我講的一切是否合理,而不是一併囊括接受,要永遠記得地球曾經是平的。
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赫曼赫塞

「一隻鳥出生前,蛋就是它整個世界,它得先毀壞了那個世界,才能成為一隻鳥」

該隱的意志便是「突破」便是思考,對於一切已在的事實進行批判,如果想感受更多真理,你必須摧毀真理。就像是辛克萊思考著為何黑暗是黑暗的同時,縱身一躍,踩著破碎的啤酒瓶,感受慾望、感受黑暗,並在最後感悟成為自己世界的鷂,名言中的名言。

貝緹麗采,鳳凰的羽毛。

〈貝緹麗采〉一章是辛克萊墮落後覺醒的關鍵,幾乎每個人總會經歷過這麼一段所謂的低潮後死而複燃。

「一隻鳥在森林死了,如果我不說,就沒有人知道。」這是每個人都會體會過最極致的墮落以及孤獨。每個我們熬不過去的那個瞬間,我們用各種方式去逃避去存活著,故事中所幸辛克萊遇見了女孩,讓他想起德米安,從苦痛中爬了起來。

「凡事都是最好的安排」

命運有他運行的邏輯跟規則,我們能做的就是順勢大鬧一番,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貝緹麗彩,最後涅槃重生。

關於夢想,皮斯托留斯

其實瘋子都是這樣變瘋的,他們承受更多的力量,卻無法控制,只能不由自主地愈偏愈遠,皮斯托留斯夢想要成為一個神父,宣揚新的宗教,但他知道能力有所不足,他能做的只有領路。多少人有著夢想不敢追逐不敢展翅高飛,就因為怕從高處摔落。少年時期有多少次狂妄地喊出口號,又有多少次害怕的縮腳。

飛行的危險,讓大多數人放棄了翅膀,而寧願在地面上行走。

辛克萊說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運,我們只能全心全意沿著命運之路前行。對我來說,在那個年代,我們確實毫無能力,《異數》一書也提及各種文化背景其實都影響著我們成功的機率,但我可能就是叛逆吧,即使命中注定,我也想姑且一試。畢竟夢想本來就是拿來追的。

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赫曼赫塞

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解析

上帝有無數個讓我們不知所措後找到自己的方式。看著辛克萊,會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在書中的文字的竄跑哭泣,甚至是現在的自己,仍在徬徨,仍需要德米安的協助,對於夏娃夫人是真是假,我真的覺得是個開放性的疑問句,我倒認為是辛克萊內心的一個象徵,也就是他的自我。從他瘋狂迷戀夏娃夫人來看,可以說是找到自我並且全然放飛自我的行為,在嫉妒孤獨角落拉起自己的手,深愛到無法自拔。

雖然書中有大量文學、哲學,提及尼采、榮格等深奧的知識水平門檻,仍然能體會到辛克萊從孤獨到自覺,再到最後覺醒的過程。是一本每個時期看都會有不同感受的書,我決定好好收藏,五年後,辛克萊、德米安、艾娃夫人我們再見。

北藍先生
北藍先生
我是住在台北的北藍先生Vic,喜歡貓咪,喜歡看書,喜歡有溫度的對談,希望你會喜歡我的文字,而我的PODCAST以「故事」之名連結彼此,搜尋「北藍先生」收聽—你的故事我來說

Similar Articles

Advertisement

Most Popular

Advertisement